(樂購網專欄 作者:王吉偉)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公司的IPAD商標注冊事件愈演愈烈,成為這幾日的新聞焦點,也難怪媒體頻頻爆出新聞,畢竟蘋果公司的名頭太大了,而這其中,深圳唯冠也名聲大噪,雖然現在負債累累,但是這品牌效應確實不能小覷。
據悉,蘋果以為于2009年購買的臺北唯冠公司的IPAD全球商標包括中國大陸,實際上,IPAD大陸商標所有權卻在深圳唯冠手中,為此蘋果公司將深圳唯冠告上法庭,雙方對峙公堂,目前的結果是被深圳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為深圳唯冠擁有的IPAD商標不受之前臺灣唯冠與蘋果代購公司簽訂條約的約束,這意味著深圳唯冠仍然是大陸IPAD商標的所有者。
雖然蘋果不服氣,繼續上訴高級法院,大部分人普遍不看好蘋果公司的做法,或說這是一場結果已定的官司,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勝負未分,結局難定。
如果不能勝訴,蘋果公司只能有2條路可走,一是給IPAD換個名字,以后與唯冠互不相干;二是與唯冠合作,一方出產品為另一方貼牌,這個有些笑點,相信蘋果肯定不會這么干的。
蘋果公司非常重視產權,經常以此利器來對付其他商家,但這次在中國栽了一個跟頭,一方面是之前對商標情況的疏忽,另一方面也彰顯了中國商家在維護知識產權方面的成熟表現。
相反看看如日中天的facebook,已經在中國注冊了68個商標,其中61個是由其美國公司所有,7個由其英國公司所有。其中,“面書”、“臉書”兩個商標更是涵蓋了7大類商品,涵蓋交友社區、照片分享、電腦軟件、金融服務、廣告等類別。
以上是此事件的大體情況,通過對事件的了解,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幾個疑點值得考慮:
IPAD2在2010年上市,為何當時無版權之爭?
看過報道的朋友們都能夠想到,為何這次的“商標事件”非要放到IPAD3上市之際?還有之前360與金山之爭,蘋果扮配角的口水之爭,這很有某些商品上市之前的造勢的可能。
媒體稱IPAD各地下架,目前見幾地下架?
自從這條新聞發布以后,多家媒體持續報到,昨天有新聞稱北京西單某店IPAD下架,鄭州某店IPAD已經下架,一方面是否真的下架是個問題,另一個方面有沒有人去看也是個問題,第三個方面是關注這些問題的大部分為從事互聯網的人,大眾對此并不了解,直接結果是從新聞上知道蘋果公司和唯冠公司。
媒體公布深圳唯冠負面信息,意義何在?
如果一個企業在陷入危機的時候,出現一些人物能夠做一些力挽狂瀾的大事件,這些人物會隨著這些時間成為傳奇,可以想象一個企業轉危為安對社會的影響力。
網上商城IPAD下架,為何只有亞馬遜?
這不該是一個被質疑的方面,但現在除了亞馬遜公開表示下架IPAD,其他商城至今未有響應,這意味著不知道這個消息的人將繼續購買這個產品。
媒體爆料IPAD舉步維艱,為造勢?
媒體簡單的敘述了IPAD登錄中國的的歷程,有些媒體稱IPAD以后的道路非常艱難,并且在中國大陸,類似IPAD的這種與PAD有關的單詞組合從A-Z都被搶注,言外之意是蘋果如果不能與唯冠和解,這些商標都不能注冊,這種說法讓如此有實力的蘋果公司顯得非常的被動,莫非這是欲揚先抑的做法?
“果粉”已成忠實用戶,以此提價?
一個可能是,所有的媒體為IPAD3造勢完,給大眾一個假象,那就是IPAD回歸了,但因為商標版權等問題,會適當漲價,屆時IPAD上漲的價格將不是1元2元那么簡單。
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效仿當年的微軟公司與蘋果?
相關媒體稱,蘋果當年也曾瀕臨破產過,但正是利用了與微軟在知識產權上的糾紛,最終喬布斯迫使比爾蓋茨注資蘋果,挽救了蘋果。
如果以上猜測都是真的,那么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之間的關系就變的更加微妙了,至于以后2家公司如何合作現在無法猜測,但不能排除兩家公司借此事件來炒作的情況,如果雙方已經達成了共識而和解,無疑深圳唯冠會搭載蘋果公司這艘巨輪,名利雙收,而蘋果公司也將通過媒體的爆料,世人皆知。
推薦閱讀
傳通訊設備廠商Avaya計劃最早于4月IPO>>>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唯冠商標之爭,或為IPAD上市造勢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4/20120217/3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