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流的民營快遞企業和外資快遞公司相比,目前中郵速遞還存在市場化程度不高、人才結構單一等問題,競爭力還不夠強。
已經通過證監會初審的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郵速遞”),有望成為首家實現A股上市的快遞企業。
證監會近日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顯示,中郵速遞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已經經過初審會,處在落實初審會反饋意見的階段。公司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會計師事務所為普華永道。
自2009年,剛剛實現政企分開的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啟動郵政速遞物流業務重組改制時,就已經開始為上市作準備。
目前,中郵速遞主要擁有EMS(全球郵政特快專遞)和CNPL(中郵物流)等品牌,并相繼推出了“次晨達”、“次日遞”、“限時遞”等高端服務業務,以及國內特快專遞代收貨款、收件人付費等增值業務,業務通達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國內2800多個縣(市),是國內最大的快遞服務網絡。
不過,巨大的市場潛力之下,中郵速遞面臨的競爭環境也同樣激烈。目前,我國依法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就超過了6800家,而聯邦快遞等四大國際快遞巨頭,也在紛紛搶灘中國的快遞市場。
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就曾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010年,中郵速遞的市場份額在22%左右。不過,由于近年來民營快遞公司的業務量上升很快,中郵速遞的業務市場份額可能會逐漸減少。此外,與一流的民營快遞企業和外資快遞公司相比,目前中郵速遞還存在市場化程度不高、人才結構單一等問題,競爭力還不夠強。
不過,一旦中郵速遞率先實現上市,將有利于借助上市融資來進一步擴大網絡規模并更新軟硬件,從而提升信息化與服務。
除了中郵速遞,很多規模較大的民營快遞企業,也都有為拓展網絡和信息化融資的需求。圓通快遞一位高層就對記者坦言,由于增加車輛和倉儲、IT系統設施,以及人員招聘和培訓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而目前快遞行業的競爭激烈又使遞送費用根本無法提升,即使大型民營快遞企業幾乎都是在低利潤甚至是零利潤運營,為了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也只能采取擴張加盟商的方式來進行。
從去年開始,民營快遞行業也成了各路資本同時看上的“香餑餑”,此前從未涉足過快遞行業的海航和阿里巴巴,就先后控股天天快遞和入股星辰急便,而復星、IDG等投資和PE公司也開始覬覦,一度與業內多家民營快遞巨頭洽談入股的可能。
一位參與過“被投資”洽談的民營快遞企業高層對記者透露,在他與前來洽談的風投接洽中發現,一向追求高收益的PE和風投之所以看上快遞業,主要是看好快遞行業未來的發展,同時,目前的民營快遞企業由于數量眾多且分散,競爭激烈,大部分估值還比較低。此外,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家快遞類上市公司,PE和風投們的提前進入,還可能獲得進一步推動上市的超額收益。
不過,上述高層也對記者指出,盡管民營快遞都有引進資本和先進管理的需求,但外部投資要想真正介入并實現整合和增值并不容易。目前,大多數民營快遞企業都是實行加盟制,對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加盟企業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并不強,另外,大部分民營快遞企業在治理結構和人員團隊方面都有待完善,這些對于行業公司與風投公司來說,都是潛在的投資風險。
推薦閱讀
有線電視股打開成長空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各路資本覬覦快遞業 中郵速遞A股上市提速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4/20120206/28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