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晚間,人民網在中國證監會官網上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下稱“招股書”)。作為人民日報旗下的新聞網站,人民網將在本周五(1月13日)上會,若過會成功,則將成為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之后首單文化傳媒板塊的IPO。
根據招股書,公司擬于上交所發行6910.57萬股,計劃募資規模為5.27億元。盡管在業內人士眼中,背景特殊的人民網成功過會的可能性相當高。不過,其招股書披露后,引來各方質疑。
財政部是公司第一大客戶
根據招股書,人民網控股股東為人民日報社,發行前直接持有公司66.01%的股份,由于環球時報(持人民網11.89%股權)、京華時報(持0.82%股權)、中國汽車報(持0.82%股權)為人民日報社全資子公司,故人民日報社實際持公司79.54%股權。在公司各股東中,僅金石投資(主承銷商中信證券旗下的直投公司)為社會法人股,其余14名股東所持股權均為國有股。
由于其特殊背景,人民網近年來盈利對政府或關聯方的依賴較為明顯。
首先,政府購買服務收入占比較高。招股書顯示,在公司近三年又一期的營業收入中,政府購買服務收入占比分別為29.53%、22.07%、21.71%和13.02%。其中財政部在近三年又一期中皆為公司第一大客戶,貢獻收入最高一年為2010年,達7371.50萬元。
除財政部外,人民日報社、中國移動及其子公司卓望信息技術、公司子公司人民視訊股東中聯京華(持人民視訊49%股權)等關聯方在近三年又一期內均為公司前五大銷售客戶,同樣具備政府背景的高鐵傳媒也在2009年為公司貢獻了2.1%的營收。
其次,稅收優惠占公司利潤最高至三成。招股書顯示,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公司所享受的稅收政策優惠金額分別為2025萬元和906萬元,分別占當期稅前利潤總額的25.68%和29.93%。而此兩個報告期公司凈利潤不過為7976萬元、3050萬元。
募資買一萬元一臺的iPhone
盡管人民網被賦予了“文化傳媒產業振興首單IPO”的光環,但新快報記者在查閱招股書后發現,公司實際上“不差錢”。
根據招股書,此次公司擬向市場融資5.27億元,但實際上公司至去年6月30日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已高達5.37億元。換句話說,其手中現金流完全可滿足其募投項目的開展。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08年、2009年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分別僅為4624萬元、9804萬元,2010年末卻激增至5.14億元。對此公司的解釋是人民日報社等股東的增資。有業內人士對此評述,“既然大股東手上已有足夠的現金予以鼎力支持,其政府方面的收入又稱穩定,那人民網究竟為何要來A股市場融資”?
更令人大跌眼睛的是,在公司的募投項目明細中,出現多處讓市場直呼“雷人”的資金投向。例如技術平臺改造升級項目中的設備購置明細第54項,公司擬購買的設備為“手機、平板電腦”,型號為“iPhone、iPad等”(原文如此),擬斥資40萬元購置40臺,平均價為1萬元。然而,新快報記者昨日從蘋果官方在線商店上了解到,iPhone4的零售價僅3988元,iPad2的零售價僅3688元。
人民搜索零收入凈利數千萬
據招股書,人民網旗下共控參股8家子公司,但這批“兒子”盈利情況普遍堪憂。
最為突出的為人民搜索,該公司在2010度實現凈利潤高達3089萬元,但營業收入居然為0萬元。對于此財務怪狀公司并未進一步解釋。
除人民搜索外,人民網旗下多家子公司均處虧損狀態。其中去年上半年,環球在線凈利潤虧損501萬元,人民網(美國)實現營收0萬元、凈利潤虧損50萬元,人民視訊凈利潤虧損98萬元;而有所盈利的子公司僅兩家。龐大的下屬體系,卻未能貢獻利潤,不知人民網未來有何改進計劃。
中信證券出錢又出人
招股書顯示,2010年12月,中信證券全資直投公司金石投資以1500萬元認購公司207.32萬股,成為人民網眾多股東中唯一的社會股東。根據彼時的增資價,金石投資進入的成本為每股7.235元。不僅如此,中信證券還向人民網“貢獻”了一名“80后”的董秘。
據招股書,人民網目前董事會秘書劉楠系1980年5月出生,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任中信證券投資銀行部高級經理。2011年2月至今任公司董秘。從其入職時間看,明顯為金石投資入場之后,如此“出錢又出力”的承銷商,在A股IPO歷史上委實難得一見。
推薦閱讀
美IPO首日漲幅前三甲來自中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人民網周五上會 財政部是公司第一大客戶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4/20120111/2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