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個時間,當google glass出現時,世界為之歡呼。如果你問我現在最想得到什么樣的數碼產品。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googl glass。
可穿戴式設備從來不是新的產品。Sony Walkman是最早受大眾歡迎的可穿戴式產品,也是迄今為止壽命最長、最為成功的可穿戴式產品。持續20多年,人們熱衷于把Walkman佩戴在身上的 任何一處,一邊聽喜歡的音樂,一邊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也如現在社交媒體一樣,人們也同樣樂于分享給周圍的所有人。不幸地是,自1979年開始的輝煌,被2001出現ipod無情毀滅。與之共同毀滅的是,居然還有企圖毀滅walkman的MP3設備。
為什么walkman會被毀滅?為什么企圖毀滅walkman的其他MP3設備也隨之毀滅?如果我們認為ipod僅僅是一臺MP3設備,那么我們就無法理解 現在越演越烈的可穿戴式設備。ipod的成功是在于喬布斯首先成功地定義了音樂零售行業的互聯網生態鏈。當人們可以很方便地通過itunes在網上訂閱各 種最新最美妙的音樂時,當他們又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訂閱同步到自己的ipod時,walkman正在奄奄一息,MP3設備依然死不悔改地企圖通過MP4重 生。當音樂家們、發行商們憤怒地看著MP3甚至MP4盜取他們的收入時,而ipod以一種更美妙地方式讓他們獲得新生。ipod的成功是互聯網的精神所賦 予的。
可穿戴式設備重新興起絕不是對過去模式的發展,而且互聯網對傳統模式的一次新的顛覆。它是緣于當移動電話被成功地轉變成了新的移動電腦,當屋子里的互聯網被成功地擴展到人們的身邊,人們就產生了一股迫切而熱情的動力去用互聯網重新定義身邊的一切。google glass未上市就已經取得巨大的關注,正是因為谷歌是家互聯網公司,谷歌比任何一家傳統公司理解互聯網的精神。互聯網的精神就在于,開放、分享、平等、 合作。谷歌迄今為止仍未發布,就已經以開放的心態充分與開發者合作。google glass所展示的安卓操作系統、實時在線、谷歌地圖、谷歌搜索、實時分享等等種種功能,無不蘊含著互聯網的基因和強大的生態鏈。無容置疑,所有人對可穿戴式設備的熱情都很高。除了google glass之外,nike+、pebble、Jawbone UP等等,都在努力嘗試。我們不知道哪些產品最終笑到了最后,但是我們唯一肯定的是最理解互聯網精神的產品,才最可能成功。
互聯網中正在興起的大數據將對可穿戴式設備做一次深刻的革命。喬布斯運用互聯網的思維和生態鏈重新定義了互聯網時代的產品的含義。大數據時代把每個人都當做了數據的創造者,又更深刻地定義了互聯網的精神。這意味著與之相關聯的所有產品會發生變化。可穿戴設備是將每個人變成更直接的數據創造者。未來或現在發明的所有可穿戴設備,不能僅僅把設備當做PC或是智能手機的衍生。應深刻理解大數據的變革,才能制作出符合時代需求的產品。
不可忽視的是,大數據時代引發可穿戴設備的倫理問題。如果看過黑鏡第一季第三集的人,就會深深發現google glass的倫理問題。未來,人人都植入內置芯片,記憶影像可被隨時翻查。多疑的丈夫正是通過記憶翻查搜查妻子不忠的證據,從而導致家庭毀滅。 google glass目前還未發布,國外就已經發布了一個吐槽漫畫,從熱烈歡迎到所有人都拒絕google glass佩戴者。我們都成為大數據創造者的同時,也成為被大數據所控制的人。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我們無法拒絕可穿戴設備對數據的收集和利用。當可穿戴式設備收集了所有人的健康數據,告訴我們哪種健身方式是最佳的時候,我們也就同時喪失了對自身健康的自主權。
我希望未來的可穿戴式設備除了發揮互聯網的精神之外,不可忽視的是人們對自身安全的需求。美國總統羅斯福說過,“人有四種自由,分別是言論自由、信仰自由、 免于匱乏的自由、免于恐懼的自由”。可穿戴設備對于大數據的利用,會造成人們“免于恐懼的自由”的破壞。由于可穿戴式設備對人的數據收集是快捷而且全面, 它會比你更加了解你,未來,人們會深深因此感到恐懼和不安。這個也是可穿戴式設備必須要解決的致命缺陷,甚至會扼殺它的未來。請所有開放者記住,人們拒絕可穿戴式設備絕不是因為功能問題,而是因為倫理問題。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4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谷歌眼鏡”版Twitter或不日面世。網上泄露的信息顯示,這家微博網站也許正在著手進行相關的開發。 有開發者發現,有人在Twitter上的#throughglass討論中發布應用截圖,而整個帖子的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可穿戴設備的缺陷:大數據引發隱私擔憂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1/20130430/26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