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的時常被“越獄”,免費的只賺吆喝不賺錢
“蘋果移動終端目前推出的APP應用程序有100萬個,經常應用的達到70多萬個,每天的下載次數達到350億次,而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國內智能手機使用用戶的數量達到2.9億。”
也許您已經從這串數據中,讀出了APP蘊藏的巨大商機和未來發展“錢”景。
但是,記者采訪中發現,不少APP存在只賺吆喝不賺錢的現象。一方面收費APP很快會被“越獄”成免費APP;而免費APP大多靠拉“粉絲”賺人氣,人氣高的,能吸引風投,而人氣不高的,就得面臨市場的淘汰。
怎樣讓手中的APP變成真金白銀?來聽一聽杭幫APP團隊怎么吐槽移動互聯網應用的“錢”景。
現狀
大部分APP只賺吆喝不賺錢
據不完全統計,杭州有上百支APP研發團隊,規模大的成立公司,有三四十名員工,規模小的只有一兩人,甚至還可能是兼職玩票的。
記者采訪的幾支APP團隊中,有一個APP是收費的,其余都是免費對用戶下載使用。
這位收費APP的擁有者小洪(化名)是杭州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職員。業余時間,他和朋友一起試水在線教育類APP的研發。在APP圈子里,流傳著他“花三天時間賺3.6萬元”的創富故事。
去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前夕,小洪和伙伴兩人花了幾天功夫,完成了一個關于公務員考試題庫的APP,這個APP下載一次收費6元。剛開始幾天,這個APP很受考生歡迎,下載量猛增。但后來出現了“越獄”的免費版本,用戶都去下載免費版了。
“現在下載量有一萬多,但真正付費的只有10%。”賺了3萬多元后,小洪就再也沒有進賬過。
收費APP只能賺到“越獄”版出來前的一小部分錢,那免費APP呢?
記者了解到,“掌握健康”、“挖財”、“查好友”、“地震速報”等APP都是免費下載使用。
“我們現在是只賺吆喝不賺錢。”提起盈利情況,“挖財”的全云峰有些感慨。“挖財”曾在網站端嘗試接過谷歌聯盟的廣告,但后來為了用戶體驗又停了。雖然與用戶的錢袋子靠得最近,但“挖財”似乎還沒有摸索到最適合的盈利模式。好在有1000萬元天使投資做“后盾”,“挖財”團隊還可以專心做產品。
抄襲頻頻發生,易速成也易被淘汰
APP易速成,也易被淘汰。這種現象也出現在杭幫APP中。公開信息顯示,2012年,浙江地區消失的APP數量,繼北京、上海之后,與廣東并列位居全國第三。
陳瑋,個信互動(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他在位于杭州文三路昌地火炬大廈的公司研發中心辦公室里,向記者講述了公司前期沒能成功活下去的 “個信”——一個曾與現在紅遍大江南北的“微信”有過直接競爭的社交APP。
“個信是做超級短信的,也可以免費語音聊天。應用剛出來的時候,用戶達到2000萬。但騰訊的微信一出來,個信馬上就不行了。” 陳瑋說,“個信”的產品形態還不是很好,又遇上騰訊這樣的競爭對手,失敗也是難免的。對于這次失敗,他總結出做APP一要對產品進行準確定位,二要避免與騰訊、淘寶、新浪這樣的大公司直接交鋒。
受市場歡迎的APP同樣面臨無序競爭的困擾。尉建鋒的“掌握健康”算是國內比較早的醫療應用軟件。剛問世的時候,市面上智能機占有量還不到10%,但去年下半年,類似的APP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我們的創新,有一半被后來者模仿、抄襲。還好我們的‘智能問診’是有知識產權保護的,有些模仿者只能仿造一些醫療資料的集合。”
應對
用戶不愛掏錢,想法讓第三方掏
免費APP如何產生真金白銀?這是擺在創業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尉建鋒似乎找到了問題的切入口。在他的手機里,有一整個界面都是他的團隊在制作的APP。其中有三個已經對外發布運用,包括“掌上浙一”、“移動醫院”、“溫附一”。這三個APP分別是與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寧波第一人民醫院、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三家醫院合作開發的,除了實現手機掛號、取報告單、醫院導航等功能外,接下來馬上要推出“專家在線”功能,大大簡化就醫流程。
“用戶可以在家里用手機查報告內容,還可以在手機上詢問醫生下一步該怎么做,這樣可以免去患者來回跑醫院的麻煩。”尉健鋒說,用戶還可以通過快遞等方式將檢查單直接寄回家,省去舟車勞頓。當然,APP用戶不需花錢,研發團隊會向合作的醫院收取一定開發費。
記者了解到,“挖財”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社區“財主匯”,通過用戶的分享交流,未來也許可以將理財產品推薦作為盈利方向。全云峰認為,以后就算收費也不會讓個人用戶掏錢。“可能的方向是找第三方服務,比如和銀行、基金等機構合作,獲取一定的費用。”
從“挖金礦”轉型做“擺攤賣水”
手機應用軟件熱了,進入這個行當的人也多起來。其實換個思路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市場,個信互動團隊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陳瑋告訴記者,當初“個信”燒了不少錢,錢差不多用完,團隊只能轉型。這次他們的目標瞄向了做APP的第三方服務商,為所有APP提供“個推”功能服務。
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會發現,手機中下載的某個軟件,經常會提示更新的消息。你也許還不知道,新浪微博的私信、唱吧、啪啪應用軟件中的推送功能,正是來自杭州的個信互動團隊。
“當別人在挖金礦的時候,我們就在旁邊給他們賣水,做這種簡單又沒人做的服務。”這是陳瑋對團隊轉型的一個比喻。
沒想到,這不太起眼的移動互聯網服務,效果出奇的好。“現在用個推服務的用戶已經破2億人了。前來購買個推產品的APP公司越來越多,電話打到爆,我們商業部的人每天都在出差談業務。”
不僅如此,個推團隊還與國家地震局合作,開發了手機應用“地震速報”。一旦有地震發生,地震消息可以及時通知用戶,地震周邊的用戶可以多幾秒自救的時間。陳瑋表示,個推服務能得到政府部門的青睞是對團隊能力的認可。
投資者
下一波熱潮是生活應用類APP
用戶自己不想掏錢,開發商也不愿意太早商業化,那么APP團隊來錢最快的方式之一便是來自天使投資、VC、PE的慷慨解囊了。
記者聯系上杭州一位專做APP的天使投資人——杭州華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潔。雖然不算是典型的天使投資人,但張潔的眼光喜歡停駐在那些還在萌芽狀態便顯露出可觀前景的APP上,每年會選擇一到兩個項目,提供幾十萬元級別的資金扶持。
推薦閱讀
Windows 8開始屏幕采用了Metro設計理念,使用大量動態磁貼和扁平化設計>>>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1/20130423/26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