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公布“7·23”甬溫線動車事故報告進入倒計時的日子里,昨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組織的“經濟每月談”上,“7·23”事故調查組成員、北方交大教授唐濤以個人的觀點反思動車事故。這是近期,調查組成員首度在公開場合向外界透露調查的相關信息。
“現在從發展總結的角度來講,還要去呼吁國家、呼吁部門、呼吁各方的首腦,對我們現在速度本身要適當安排,尊重科學規律,尤其是合理的工期。我想我們國家現在出的很多事故,都跟合理的工期,跟速度直接相關。”唐濤說。
但對于甬溫線動車事故調查的進展和責任認定,唐濤拒絕透露任何信息。
國務院調查組在7月28日舉行的“7·23動車事故”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安監總局副局長王德學表示,要在9月15日之前形成書面調查報告上報國務院。
而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特別重大事故,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事故調查報告之日起30日內作出批復,特殊情況下,批復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最長不超過30日。”
這意味著,甬溫線動車事故責任認定報告可能在未來二十天內向公眾發布。
在關注此次災難的責任認定以外,如何客觀地評價我國高鐵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未來高鐵事業的發展有更為重大的意義。
“如果我們給它更多的時間調試,給它更多的時間考核,有些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不應該把開通日期變成法律,而應該把工程質量變成法律,保證質量才是根本。”在談到合理的工期和速度時,唐濤感慨道。
在接受多家媒體采訪時,唐濤認為經過此次災難性事故后,我們國家的人員管理、設計和評價方法等很多方面都需要一些重大改革。
“從這次事故調查中我也切實體會到,有些年輕人這么多年為動車發展投入的力量,可以說是“5+2”、“白加黑”,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進去了,但是由于時間(緊),由于一個人可能一專多職,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唐濤說。
此外,中國的高速鐵路,尤其信號產品缺失第三方的安全評估,也是安全保障體系的重大漏洞。
在唐濤看來,一個技術單純通過企業自主研發,對于該技術自身可能存在的漏洞,很難依靠自身的能力完全被找出來。國際安全標準是應該制定第三方評估機制,通過第三方的評估機制來保障安全。
“這次事故以后,各方也都認識到,應該建立起第三方評估機制。但是如果一個機構今后承擔了第三方的評估、測試,一旦出現事故以后,其法律責任如何界定?我國法律和規章制度的角度沒有明確界定這項工作本身法律的責任是什么,都需要在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對第三方的責任進行界定。”唐濤說。
推薦閱讀
據蘋果中國公布的消息,3G版iPad2將于今日上市。不過,到現在為止,作為蘋果的合作伙伴,中國聯通并未公布3G版iPad2合約套餐。 據蘋果中國公布的消息,3G版iPad 2將于今日上市,不過目前來看,中國聯通尚未公布3G版i>>>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溫州動車事故調查組成員:多方面需重大改革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1/20121229/10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