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一直對移動終端領域躊躇滿志,但歷經多年歷練仍無法有所建樹。現在,不甘于失敗的它終于亮出了最后的底牌——與谷歌聯姻。
日前,英特爾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IDF大會上,英特爾首席執行官歐德寧與谷歌移動高級副總裁安迪·魯賓雙雙站在聚光燈下,在臺下數百名行業精英的見證下,宣布了一個讓業界為之一振的消息:英特爾與谷歌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未來谷歌的Android系統將支持英特爾代號為“Medfield”的智能手機芯片,而基于該芯片的手機將于明年上半年上市。
英特爾目前是全球排名第一的PC處理器廠商,但在移動設備市場上,它卻遠遠落后于競爭對手。當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大多采用德州儀器和三星電子等公司制造的ARM處理器。ARM處理器功耗小于英特爾處理器,而功耗問題對移動設備來說是非常關鍵。
對此,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表示,智能手機市場目前仍處于發展早期。在他看來,“智能手機行業尚未定型,目前很難說在未來誰將獲勝誰將失敗。但你可以看見,Android手機正搶奪蘋果產品的市場份額,因此,優秀平臺上的好產品能夠給行業帶來很大不同。”
然而,英特爾希望借谷歌的幫助以能實現在智能手機領域站穩腳步的愿望,但還需獲得手機廠商的支持。
布局
事實上,英特爾為進軍移動終端領域,早早地就展開了布局。但可惜的是,它的這一戰略只開花,不結果。
早在網絡泡沫時期,英特爾曾通過收購一家手機公司,并獲得了生產基于ARM授權技術芯片的權利。此后又以1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芯片公司。但可惜的是,這部分業務最后于2006年以6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Marvell公司。
在當年的出售聲明中,英特爾稱,此次銷售計劃將會使英特爾集中精力投資其核心業務,包括英特爾架構的高性能、低能耗的處理器,以及Wi-Fi和WiMAX寬帶無線技術等移動計算新興技術。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艾媒咨詢CEO張毅在接受采訪時認為,從概念與收益,智能手機的發展對于索尼是很值得期待的。基本上有三條路子可以走:1、革新,顛覆性的產品,如蘋果的iPhone;2、跟風,在一個可以講大故事的產品潮中,隨大流而分一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特爾聯姻谷歌逐鹿智能手機 難改市場格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1/20121229/10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