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國家發改委證實它正在就寬帶接入領域的壟斷問題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展開調查。如果事實成立,兩家企業將被處以“上一年度營業額的1%-10%的罰款”,這也意味著可能高達數十億元的巨額處罰。
由于涉及到公共服務性質,監管層之前對于石油、電信、交通等行業的壟斷問題一直態度溫和。這次發改委突然調查電信和聯通涉嫌壟斷,頗為出乎意料。
據記者了解,作為電信企業的直接監管方,工信部的內部人士已經被要求對此事保持沉默,不作個人評價。另外,工信部體系內的專家也被要求不對此發表看法。
對于此次反壟斷調查起因,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是源自中國電信去年下半年的大規模清查“穿透流量接入”行動,當時導致大量的鐵通用戶因斷網或者網速異常而投訴。
另外,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廣電系也一直在呼吁要求寬帶網絡接入領域引入競爭。互聯網實驗室CEO高紅冰認為,“如果反壟斷調查成立,最大的意義不在于罰金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定性。”在他看來,后續可能還會有持續的措施。
鐵通斷網引爆調查
依照工信部的規定,鐵通、長城寬帶、歌華有線等其他寬帶接入商在與電信、聯通的網絡發生互聯互通時,都需要向電信、聯通付費。而定價權則基本掌握在后者手中。
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材料顯示,弱勢運營商與中國電信之間的正式結算價格在100萬/G/月以上,而第三方企業客戶接入則低于30萬/G/月。巨大的價差是其他網絡運營商普遍采用“穿透接入”的主要原因。
所謂穿透接入,簡單說是其他運營商不以自己的名義與電信、聯通交易,而是通過向第三方購買便宜的流量,然后用來發展自己的固網業務。這一做法被其他運營商普遍采用。
去年8月,中國電信下發文件,要求各分公司對高帶寬流量進行清理,除骨干核心正常互聯互通點之外的任何網絡節點,不得有其他運營商和互聯單位等的穿透流量接入。
這一舉措導致鐵通等運營商損失慘重,大量用戶斷網或者網速異常緩慢。據當時受影響最嚴重的廣東鐵通統計,在電信開始清查的不到一個月時間內,鐵通寬帶用戶申訴達37477件,越級投訴39件,38443個用戶沒有繳費,有28210個用戶面臨退網。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電信清查事件之后,聯通也隨即對第三方接入的價格進行了調整。“以前聯通的第三方接入價格是每G每月18萬到22萬,現在調整為28萬,與電信同一水平。”
這位人士說,正是這一事件引發的投訴讓監管層注意到了電信、聯通在寬帶方面的壟斷問題,并展開調查。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如何破解國內寬帶接入領域的壟斷難題?電信領域專家指出,關鍵在于改變現行的單向網間結算規則,形成充分競爭的結構和隨市場浮動的價格機制。 國內上網高定價四年沒變 現行網間結算政策于2007年12月1日起實施。根據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信聯通將收罰單 緣起鐵通斷網事件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1/20121229/104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