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央視發布了電信、聯通涉嫌寬帶壟斷被國家發改委調查的新聞,消息一出,輿論紛紛力挺發改委,認為中國反壟斷法的利劍終于出鞘了。但是,《人民郵電報》、《通信產業報》隨后點名反擊央視,指出在有關部門還沒有得出正式結論之前就發表有傾向性的報道,非常不專業。隨后,新華社發表了調查性文章,提出了“神仙戰”一說,認為無論發改委的調查結論如何都與普通消費者無關,純粹是一場“神仙戰”。對此,央視再次予以反駁,并引述電信政策專家高紅冰的話,“電信、聯通壟斷事實確鑿”。媒體之間如此針鋒相對的大戰,在新中國的新聞史上不敢說絕對沒有,也是極為罕見。可以想見,人們對此事的興趣被媒體之間的爭論吊得越來越高。
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競爭法研究咨詢中心16日舉辦了中國寬帶接入市場競爭政策研討會,會議集中了我國電信政策和反壟斷法方面的頂級專家。與媒體之間打亂戰不同的是,專家們的意見基本上一邊倒,一致認為發改委這次反壟斷調查立場堅定、證據確鑿,更重要的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法治建設意義重大,即使有個別不同的聲音也顯得有些勢單力薄。
由于這次會議無論是在法律上,還是在技術上,都屬于相對比較專業的問題,加之本版的特殊定位,對此次會議的報道,我們采用了記者觀察的方式,試圖從外行的角度對讀者了解本次會議的內容提供一些幫助。
沒有相關數據支撐證據嗎
記者觀察:毫無疑問,無論是從電信技術方面講,還是從反壟斷法律角度分析,本次針對電信、聯通的調查都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可能幾個專業名詞,幾個英文字母就能把大多數門外漢搞暈。但在這次會議上,無論是電信專家還是法律專家都在刻意地避免過分專業化。正如中國國際信息戰略研究中心理事萬平國所說的,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把法律的問題技術化是國際上諸多應對反壟斷調查的企業慣用的伎倆。反其道而行之可能更有助于發現真相。電信政策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理事高紅冰,在自我介紹時說他在電信行業工作過十年,后來自己還創辦了企業,有過政府和企業的雙重工作經驗。作為會議的第一個發言人,在他10多分鐘的發言中主要講了當前中國寬帶接入市場的基本結構,這里包括很多專業性問題。
他講到中國電信行業的發展歷史,從1989年中國電信第一次拆分開始,一直到2004年國務院批準九家互聯單位,并將這九家互聯單位分為公益性和經營性兩種。經營性互聯單位經過后來的重組最終形成了電信、聯通和移動三家并存的格局。前兩家為強勢運營商,后一家為弱勢運營商。
高紅冰:有關市場份額的結構,去年統計數據顯示,95%的互聯網帶寬都是在電信、聯通兩家骨干網,90%的寬帶用戶也都在電信、聯通上,99%的內容服務商都在這個平臺上,少量在鐵通和移動。基本上市場形成了一個雙寡頭的壟斷狀況。從寬帶用戶接入處看,鐵通占6%,廣電占4%,聯通占39%,電信占51%。國際出口,中國電信占2%,科技網占1%,移動占1%,電信占62%,聯通占33%,這些內容都被捆綁在兩個運營商的大網上,其他SP(Service Provider)沒有服務內容托管。小的SP自己沒有獨立網絡,以及能夠去做路由的基本條件。這些條件都不具備的時候,這些小SP不能獨立作業,市場定位上它處于第三、第二角色。
從寬帶競爭情況看,2011年1月到9月份,凈增加2364.1萬戶,電話線快速向寬帶轉化,同時推出20兆、25兆帶寬計劃,各省都在建高速官網建設,在這些變化中,兩個運營商都在唱主角。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蘋果AppStore中國區應用商店在今天凌晨更改使用條款,開始接受人民幣付款購買應用。國內應用開發者表示,這一措施將提升中國區開發者的收入規模,但很難對國內“黑卡”、“越獄”橫行的現象帶來改觀。 蘋果中國應用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信聯通反壟斷調查 法律還是技術?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1/20121229/10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