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運營商內部人士薛明(化名)透露,據他所知,百視通雖然開始接觸很多SP,但由于這種新嘗試中,各自的分工、利益分配、控制權限等等還沒有成熟的模式,談判周期相對較長,“現在的關鍵,是要有一個成功案例出來,就像當年上海發展IPTV時創新的‘上海模式’,具有可復制性,SP們才愿意為智能機頂盒開發產品,這其實就好像APP開發者在安卓、蘋果、WP系統間選擇一樣。”
目前電信運營商的IPTV與SP增值服務合作模式相對成熟,根據增值服務的用戶數量,收取或者免收一定的進場費,然后再根據每月訂購量進行分成,并且IPTV會和SP簽訂排他性協議,要求類似應用不得在其它地方提供,“但SP也在看,如果OTT發展足夠好,肯定也會和盒子企業合作。”薛明說,目前從SP處透露出的消息顯示,在理論上大家都支持OTT智能盒,但由于投資回報率并不明晰,短期內大多數SP仍處于觀望狀態。
第3道關 市場
消費級市場乏力 運營商成銷量突圍關鍵
OTT模式在中國到底能發展到什么程度?這些布局盒子的企業真的能抓住“OTT元年”的機會嗎?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走純粹消費電子路線的智能盒,如今銷售都不怎樣。與運營商合作,也面臨政策風險。
盒子廠商普遍銷售不力
在“OTT元年到來”等樂觀預期的背后,OTT機頂盒的實際銷量遠未達到廠家目標。
張萬宏告訴記者,精倫機頂盒一年的銷量僅有數千臺:“從與合作伙伴的聊天中了解到,產品的廣告有很多點擊率,來詢問的消費者也很多,但轉化為購買的比例卻不高。就算在京東等較強勢的網絡平臺上,也未達到理想的水平。”在記者向樂視、PPTV官方詢問相關機頂盒產品的準確銷量時,兩家也均表示尚不方便回答。
一位接近樂視人士告訴記者,無論是走消費電子路線的高端盒子T1,還是走運營商合作路線的老款產品,從目前來看,銷量都很一般。
張萬宏認為,也許是OTT的影響力還不夠,所以盡管百視通等較為知名的對手出現,他仍覺得是一件好事,能幫著同類產品培養用戶習慣:“拿今年來說,我們的銷量就成倍提升了。如果今后市場起來了,一家經銷商一個月能賣一萬臺左右,我們就比較滿意了。”
但一些相關數據和信息卻表明,OTT機頂盒當前其實面臨的整體銷售乏力,并非單一品牌的個別現象,知名度也未必是主導因素。李易告訴記者,大多數機頂盒品牌都面臨“吼得很兇,銷量很少”。據他介紹,一個知名品牌的機頂盒號稱賣斷貨,但業內盛傳,其大力促銷的一萬臺,實際只賣出500多臺。
李易稱,綜合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OTT機頂盒的總體銷量(包括山寨機頂盒)約在160萬臺左右,同期智能電視一體機的銷量則在170多萬臺,基本上半斤八兩,“都稱不上理想,而同樣這些機頂盒,在國外銷量卻可以達到四五百萬臺。”
OTT試水運營商合作
銷量差的原因很簡單,價格太高,難以產生規模化效應。以樂視剛剛推出的TV3D云視頻智能機T1為例,售價高達1980元。
“某種程度上來說,百視通的機頂盒定位更為精準,900多元的價位,不僅讓它在普通消費電子市場上與數百元的山寨盒子同場競爭,而且也利于百視通與運營商的進一步合作。”上述接近樂視人士表示。
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現在不少盒子廠商還是將規模化發展的希望寄托在運營商身上,畢竟,進入蘇寧、國美等渠道需要投入大量的前期資金和人工,這對于大部分互聯網企業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投入。
但是,如果這些正規盒子最終仍然選擇與電信運營商合作,那最直接的問題便是,運營商將如何在已經大規模發展數年的IPTV和OTT中選擇。據《IT時報》記者了解,由于OTT模式備受關注,且IPTV遭遇廣電系的強力狙擊,運營商已經開始在兩者之間進行抉擇,甚至考慮“兩條腿走路”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我們的盒子會在一些沒有IPTV的城市,和非主導運營商進行合作。一方面,他們對OTT的需求會更加迫切,希望通過提供內容幫助他們推廣寬帶,另一方面,當地的廣電系統對這種合作的關注也會小一點,受政策壓力也能輕一點。”一位盒子廠商告訴記者,但他坦言,目前這種做法的確有一些政策風險,所以很多工作都在低調進行。據他透露,他們和運營商合作的盒子價位是400元左右,內容服務費另外收取,大概在100~150元之間,“這和運營商集采的IPTV機頂盒價格已經相差不多了。”
中國電信開始布局智能電視
對于百視通的出手,前述運營商人士薛明表示,有擔憂,但也已有應對之策,“其實未來,也許更多時候,是合作。”據薛明介紹,對于OTT TV,運營商內部早已有所討論過,這種模式是否會避開運營商,從而使運營商徹底淪為管道,如今,內部已基本形成共識,要抓住這個機遇,“現在我們公司新成立了智能電視部,對這個新興行業進行研究分析,并研發相關產品。”
此前采訪中,李易也曾透露,中國電信已經在和深圳速影科技合作開發基于安卓系統的IPTV中間件,意圖將IPTV作為一個插件內置于機頂盒中。運營商通過這種方式,提前在OTT中布局,可以佐證的是,在中國電信新公布的集采名單中,有4.5萬臺智能機頂盒。
推薦閱讀
蘇寧易購和京東商城打得轟轟烈烈的價格戰,讓人忽略了近日來 蘇寧電器 (002024.SZ)對旗下樂購仕的大力宣傳。這項被視為蘇寧電器線下“去家電化”主力的業務,已經開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在8月6日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盒子計劃”卷土重來 三道關隘考驗前途
地址:http://www.geekbao.cn/a/zhibo/20120820/8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