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開源節流 難成核心業務?
面對麥考林式開放,業內意見不一。
易積電器副總裁包文青表示,各大電商平臺前期花巨資建立的配套服務,未來對外開放是必然趨勢,把花錢的環節變成賺錢的工具。“B2C平臺的服務系統發展到一定階段,有能力接外面的單子做,成本至少會降低一半。”
“如果麥考林的服務賣得比第三方服務公司貴,或者比天貓和京東貴,就很難拿到對價格十分敏感的中小電商的單子;如果賣得比同行便宜,麥考林又賺不到錢。而對于一家上市公司來說,麥考林做電商服務如果只是賺小錢,意義并不是很大,畢竟麥考林現在的主要任務是要穩住B2C市場份額。”中國新蛋網前任CEO、記我賬上聯合創始人顧建興分析。
同時,業內對B2C開放運營前景難預測:如風達90%以上的訂單來自凡客,而卓越和麥考林的外包服務則剛開始,京東則尚未啟動。可以預見在短時間內電商肯定依然是自家業務為主,第三方業務暫時不會快速膨脹。并且,服務自家和多家在運營難度系數上不在一個量級,電商做第三方服務正在經歷摸索和挫折。
綜上原因,麥考林如果要把第三方服務作為核心業務,必然需要在倉儲物流、客服中心、圖片拍攝、質檢部門等環節加大投入。而倉儲物流的投入動輒十幾億,對于任何一家電商來說均是大數字。
對于外包服務的定位及戰略意義,麥考林從未對外言及。但,陳少濤表示,麥考林未來很快專門成立第三方服務公司。并且,麥考林的開放運營逐漸改變了管理DNA。“沒開放之前,各個服務部門旱澇保收,一天40 SKU也是干, 100SKU的活兒也是干, 效率低下。當每個服務部門獨立之后,干得越多得得越多。打個比方, 你有輛車,請司機開70公里,每天開三趟,他會很煩。為什么要開三趟,開一趟不就完了嗎?但如果你把它包給出租車的司機,它恨不得每天給你開個一百趟,因為每趟都要算錢的。”
而外界普遍認為,麥考林的機會并不在做服務商上。“對于現在的麥考林來說,做好自有品牌才有機會,平臺化和做服務商不一定是好選擇。”西街網CEO郭洪馳表示,麥考林的主營業務仍然是自身服裝品牌。
記我賬上聯合創始人顧建興則分析,麥考林自有品牌定位已經形成,為提高毛利可以收購一些設計師品牌、二三線服裝品牌,嫁接資源盤活做大。做電商服務不是麥考林扭虧為盈的唯一可行手段。”
盡管爭議存在,麥考林的外包服務已經開始為公司創收了。“唯品會已經有倉儲物流方面的合作,好樂買也計劃租我們的倉,蘭繆想用我們的包裹夾帶宣傳冊,我們外包服務后續肯定要盈利,我們不是懵懵懂懂就往前走了這一步。
推薦閱讀
如今快遞業的格局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里的人卻想出去:一面是聯邦快遞和UPS正在申請國內牌照,一面則是國內公司紛紛申請國際牌照。 7月2日,國家郵政局公示了宅急送、百世等12家公司申請國際快遞經營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麥考林盈利模式新嘗試:推開放運營平臺
地址:http://www.geekbao.cn/a/wuliu/20120705/7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