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給PBA帶來跨越式的發展是在2009年。以這年3月份PBA進駐淘寶商城為標志,PBA的產品在淘寶等第三方電商平臺上保持暢銷。2009年創下的銷售額約1000萬元。以后,這個數據逐年翻番,2010年約2000萬元,2011年約8000萬元。
PBA也在這期間迅速成長為知名的淘品牌。目前,七成的PBA用戶群體,主要分布在22到28周歲的年齡區間,平均客單價在100元左右。
蔡文勝和聯想的投資
PBA的高毛利和快成長甚至吸引了蔡文勝和君聯投資(原聯想投資)。2011年1月,蔡文勝投資PBA;同年4月,僅僅間隔2個月,君聯投資也投資了PBA。
日前,蘇桂強向新浪科技首次公開披露,這兩次投資合計在5000萬人民幣左右。
關于蔡文勝對PBA的投資,據稱是蔡文勝迄今為止公開的投資中首例涉足B2C電商行業的投資,而且秉承了蔡文勝投資速度非常快的風格——從初次認識到達成投資,不到2個月。
據旁者講述,蔡的投資還有一個小故事:蘇桂強是泉州安溪人,蔡文勝是泉州石獅人,雖是老鄉,兩人此前并不認識。在2010年末廈門互聯網圈的一次小規模聚會上,兩人聊過天,算是第一次認識,但蔡并無蘇的聯系方式。聚會后,蔡文勝電話向朋友詢問,那個在軟件園賣鞋的人叫什么名字?這位朋友在聊天之時已看出蔡文勝對PBA很感興趣,遂糾正:你要找的不是賣鞋吧,是賣化妝品的。接下來經過和蘇桂強的幾次洽談,不到2個月后,蔡文勝迅速達成投資PBA,蘇桂強開心得猶如“中大獎”。
因為一開始就賺錢,PBA資金比較健康,盡管有多家風投和蘇桂強接觸,但蘇桂強并不打算接受投資。而選擇蔡文勝,蘇桂強直言是因為蔡文勝在互聯網領域獨到的經驗有助于PBA未來的發展。
能受到風投追捧的PBA有沒有危機?一位業內人士分析,一是來自于國際知名品牌的線上沖擊,國產化妝行業底子薄,超過百年的品牌沒有幾個,有些已經被并購,線下市場已經失守,線上正在被侵吞;二是網絡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現實相關的各種復雜因素,能很快成就一個電商品牌,也能很快摧毀一個品牌。
或許是基于單品牌的擔憂,從2011年開始,PBA針對不同的消費群,堅持多品牌走路戰略,已推出“佳而美、芭蓓萃、YangSang、杜派、蓁蓁、清珂、菲娣”等子品牌。
目前來看,2012年PBA的銷售額做到一億并不難,但要做“網絡時代化妝品第一品牌”,PBA還有多遠?
推薦閱讀
7月11日,引起外界猜疑的庫巴“半價”風暴終獲證實。當日,庫巴購物網對外正式發布消息,稱庫巴將在7月11日至7月13日舉行“巨瘋惠”大型促銷活動。 庫巴副總裁彭亮在其微博稱,“巨瘋惠”就是要讓大家“瘋一下”。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化妝品電商PBA成長故事:高毛利之秘
地址:http://www.geekbao.cn/a/b2b/20120713/7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