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錦江電商給錦江之星帶來的訂單量每個月的增速很快,李予愷說,不過,絕對量還很小。錦江之星是錦江國際集團內電商做得最好的板塊之一。包磊認為,短期來講,錦江電商對錦江之星的幫助可能是最小的,就像造樓打地基,電商現在要做的首先是把高低不同的木樁先整平了。
盡管在大方向上并無二致,李予愷稱,錦江之星與電商團隊也開過無數的會。
錦江之星的客戶數據和積分被納入到錦江電商的平臺上統一管理,接下來將進行交叉營銷,原來錦江之星
的用戶就可能會收到其它產品的營銷短信等。這也是錦江之星的主要顧慮所在。“我們希望能保證客戶體驗,要讓客戶感覺到服務在增值”,李予愷說。
要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洪清華認為,其一是看集團的決心有多大,其二,這要求錦江電商的團隊須具備“三大能力”:系統架構、資源調配和網絡營銷,“跛腳就會有很大挑戰”。
傳統企業做電商的“美麗與哀愁”
以錦江國際集團為依托,錦江電商顯然是“出身金貴”,首先是資金富裕,集團在錦江電商的前期投入已經過億,“未來可能還會陸續有新的資金投入”。
雖然“老爸比較有錢”,但錦江電商一直定位自己是一家創業公司,員工收入在行業中“中端偏下”,在包磊看來,如何在這個人才緊缺且價格高昂的行業吸引和留住好的人才,將是錦江電商面臨的首要挑戰。
不過,與京東、當當等純電商相比,錦江國際線下的資源可以為電商平臺帶來諸多便利。
以酒店為例,目前錦江酒店總量達1243家,客房總數有19.3萬余間(套),名列全球酒店集團300強第12位。線下店本身就已經在積累品牌效應。
就用戶來說,目前每年消費錦江產品的用戶達2000萬人次,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客戶群,錦江電商對他們直接營銷即可,省卻了獲取這部分用戶的成本。
目前,錦江電商主要有兩個贏利點:一是通過“錦江禮享 ”會員卡,按照用戶消費的積分比例收取一定費用,二是預付費卡“錦江e卡通”可能帶來的收入。
雖然是傳統企業做電商,但錦江國際集團短期內也并未對錦江電商有明確的盈利要求,其主要的考核指標是,能給各板塊帶來多少活躍會員,多少消費。
“集團是希望通過做大錦江電商的量,降低對攜程、藝龍的依賴,但攜程,藝龍當年投了多少廣告,做了多少年才有了今天的量?”一位錦江內部人士反問。陳文哲也認為,要趕上攜程、藝龍的水平,錦江電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錦江電商目前給自己的定位是旅行產品的專賣店,而非攜程、藝龍這樣的大賣場。按照包磊的說法,至少未來2-3年內,錦江電商不考慮錦江以外的產品。
非錦江系的產品供應商是否會對錦江電商有所排斥?再者,錦江的一些產品主要集中在上海,區域特點較強,所以,在一位OTA資深人士看來,“未來錦江國際電商平臺可以做多大還是個未知數,只是其線上、線下產業聯動的O2O模式將成為旅游行業的大趨勢。”
推薦閱讀
2012年5月7日,麥德龍宣布其B2B網上商城正式上線。 麥德龍于1995年進入中國,迄今已在中國的39個城市開設了54家門店,并以倉儲會員制的形式開展B2B業務。其三大核心客戶群體主要包括:其一,酒店、餐飲業和食堂;其二>>>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geekbao.cn/a/b2b/20120526/63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