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內一些房地產商轉作天使投資人的現象,趙慕蘭并不看好。“他們不了解高新技術產業,做投資很難成功。”“國內要建立創業良性循環,保障創業者獲得股權收益這個‘裉節’一定得打通。”
大學、科研院所與市場壁壘日益嚴峻,這是影響兩個循環連接的關鍵
“從市場的角度,海外軍團引導的創業循環已經作得很好。但從原創的角度,大量的海歸帶來的并不是原創型新興產業。”趙慕蘭告訴記者,原始型新興產業需要通過原始創新發展起來。原始創新不僅包括技術原創,還包括了商業模式原創和市場原創。原創一定需要基礎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做支撐。國內大量的科技資源投在與國有資產相關的體制內,與國外相比,一些領域并不落后,有轉化形成原創型新興產業的可能。“但是,由于國內創業循環的斷裂,原創成果要轉化成為市場上有效益的技術成果就很難了。”
海外軍團已形成良好的創業循環,并與國際創新尖峰鏈接。國內創業循環斷裂,卻擁有發展原創型新興產業的潛力。如果把兩個循環連起來,那么中關村和世界將會更高效的鏈接。
“企業已經把國際上很多優秀的東西引進來了。”王德祿認為,資金不是問題、人才不是問題、技術也不是問題。體制內的大學和科研院所與市場的壁壘日益嚴峻,這才是影響兩個循環連接的關鍵所在。
這種壁壘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隨著國家加大科研教育經費投入,學校和科研院所經費壓力減小,科研人員再次回歸“象牙塔”。他們更愿意申請研究經費,而不愿承擔風險進行創業。又如,各大學設立的技術轉移機構因缺乏相應的運行機制和專業人員,項目轉化成功率遠低于個人帶項目轉化。再如,面向市場的應用研究,通常是由學術權威來主導的。人們錯誤地認為,權威也能解決市場產業中的種種問題。
中關村并不是中國與世界鏈接的唯一節點。上海張江、武漢光谷、深圳等地的高新區都在逐步融入世界鏈接網絡。深刻認識中關村國內創業循環斷裂,認識海外、國內兩大創業循環斷裂,對于我們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推薦閱讀
五月,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紅遍大江南北,人們沉浸在中國幾千年的飲食文化的同時,食品安全問題開始前所未有地刺痛著所有中國人的神經。從三聚氰胺、地溝油,到披著藥袋的紅富士……對食品的擔憂造就了一批新興的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致力依托創業人脈網絡,讓中國與世界鏈接
地址:http://www.geekbao.cn/a/04/20120731/78949.html